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口岸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0:06:51   浏览:989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口岸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口岸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
市政府


第一条 为加强口岸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口岸的整体功能,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保证口岸安全、高效、畅通,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航空、公路、铁路等各类口岸,均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地方口管理机构职责范围暂行规定》,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口岸办公室)负责管理和协调处理本市的口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管彻执行国家有关口岸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并根据本市口岸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办法。 (二)
贯彻市人民政府和国家口岸办公室关于口岸工作的部署和指示。 (三)督促检查口岸检查检验单位,按各自的职责权限,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货物和行李物品进行监督管理以及检查、检验、检疫等工作。 (四)主持平衡口岸的外贸运输计划;协调组织口岸的集疏运工作,保障口
岸畅通。 (五)协调处理口岸各有关单位之间的争议,并按国家口岸办公室的规定负责裁决。 (六)按照国家关于口岸开放的规定,负责本市口岸规划、开放的审查、报批和验收工作。 (七)市人民政府和国家口岸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四条 市口岸办公室应按规定对口岸各有关单位涉及口岸管理的工作进行协调,监督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并监督其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对口岸各有关单位之间需要协调处理的问题,市口岸办公室应及时提出意件,并按规定的权限裁
决或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决定。 口岸各有关单位应接受和服从市口岸办公室的协调和监督;各单位应密切协作配合,各项检查检验工作应为口岸安全、有秩序、高效率运行服务。各检查检验单位之间争议的问题,应当及时报市口岸办公室。
第五条 市口岸办公室处理口岸各有关单位之间的争议,应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处理原则处理,并争求相关部门的意见,重大问题及时请示上级主管部门。
第六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口岸开放的规定,市口岸管理办公室对新建各类地方口岸行使下列职权: (一)根据本市城市总体规划,参与制定本市地方口岸开放规划。
(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方口岸的基本建设及配套设施和人员编制计划,并负责监督实施和验收。 (三)制定地方口岸的管理办法,报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七条 口岸地区的基层政权组织和行政执法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加强对口岸地区的政权管理和执法检查;与口岸管理直接有关的政权管理工作和执法检查工作,各主管部门应与市口岸办公室密切配合,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以推动口岸管理工作的开展。 基层政权管
理工作和各项行政执法工作当中有需要协调的问题,由市口岸办公室负责。重大问题的协调,须将协调结果报市人民政府。
第八条 口岸地区的社会治安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由市口岸办公室统一负责和组织安排,并贯彻落实。
第九条 市口岸办公室应加强与本市各级计划、财政、经贸、旅游、规划、交通、市政管理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沟通口岸管理工作信息。上述有关部门,应关心和支持口岸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第十条 本规定所称口岸各有关单位是指:民航、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部门和边防、海关、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商品检验、工商行政管理等查验监管单位,以及供应服务、银行、邮局等单位。
第十一条 本规定由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4年2月18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民事诉讼收费几个问题的批复

最高法院


关于民事诉讼收费几个问题的批复
最高法院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85)鲁法民字第36号《关于民事诉讼收费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在进行调解时,第一审的诉讼费如何负担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经过调解达成协议的,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其中关于诉讼费的负担部分也应
视为撤销.因此,在第二审调解过程中,对第一审和第二审的诉讼费的负担,应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协议的应在调解书中写明.
二、关于两个以上诉讼标的的案件如何收取案件费的问题.原告在同一案件中提出了两个以上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在受理后,要对不同的诉讼请求分别进行审理.而且,对其中一个诉讼请求审理的结果,并不影响对其它诉讼请求的审理,所以,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应按不同的诉讼标的
分别计算,合并收取受理费.
三、关于第二审人民法院对第一审人民法院收取诉讼费有误应否纠正的问题.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对案件实体部分的处理正确,但收诉讼费有误,应当在终审判决中予以纠正.
此复
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一日



1986年6月21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地方自行审批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报外经贸部备案有关问题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地方自行审批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报外经贸部备案有关问题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
按照《关于当前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的意见》(国发〔1999〕73号)的规定,各省自行批准鼓励类不需要国家综合平衡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批准合营合同和章程及其附件)须报外经贸部备案。根据国家吸收外商投资法律、法规和外经贸部1988年下发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
备案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鼓励类不需要国家综合平衡的限上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批,审批权不得层层下放。
二、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须在合同、章程批准当日将报外经贸部备案的有关材料寄出。
三、所需上报的备案材料:
(一)可研报告批文;
(二)合同、章程批文(批文内容应写明投资方、投资方式、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各方出资比例、出资方式、贷款筹措、经营范围、生产规模、外销比例、经营期限及其它需特别批复的事项;如技术引进合同作为合同附件一并批准,批文中应说明技术引进合同的名称);
(三)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出具的不需要国家综合平衡的说明。
四、外经贸部收到备案材料后,将在两个工作日之内通知上报单位确认备案材料已收到以及材料是否齐全;对备案项目如有不同意见,外经贸部自收到完整的备案材料之日起在一个月之内予以书面答复,并抄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海关总署、外汇管理局和国家税务总局。
五、外经贸部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一个月内对备案企业的设立无异议,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方可颁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外经贸部有不同意见的项目,一律不得颁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六、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应在每月5号之前将其上月所批鼓励类备案企业清单(格式附后)传真外经贸部外资司(办公室)并同时电话确认已送达。
七、外经贸部外资司将对清单中所列企业进行核对,对未收到备案材料的项目将及时通知上报单位及工商、海关、外汇等有关部门。凡未向外经贸部备案的企业或备案未予通过的企业,工商、海关、外汇等部门不予注册、登记或办理其它事宜。
八、工商、海关、外汇、税务等有关部门凭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及其要求的其它文件受理企业登记注册和备案。
九、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批的鼓励类且不涉及国家综合平衡的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条款的重大变更及增资,按上述有关规定报外经贸部备案。批准增资的备案材料按有关规定提交。
十、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按上述要求以书面形式报外经贸部备案的同时,须按照《关于地方外经贸部门与外经贸部外资司联网有关事项的通知》(〔1998〕外经贸资综函字第521号)的规定,将备案企业的有关信息及数据传送给外资司。待条件成熟后,将在全国实行网络备案。

附件:如文
附件
______月份限额以上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报备单
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
上报单位盖章:
-------------------------------------------------
|序 号| 项 目 名 称 | 行 业 | 审批日期 |材料报出日期|新 设|增 资| 备 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日期: 填表人: 联系电话:



1999年10月15日